那秘密货币夫加密笨功钥匙功的武器者的着成创业里藏些
十年前,Paul Graham那篇《做那些不可扩展的事情》的文章,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创业者的道路。时至今日,当我回想起AllianceDAO三年来见证的上百个加密项目时,发现这条法则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为什么"笨办法"反而能创造奇迹?
记得Synthetix创始人Kain在ALL11分享会上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候你得学会玩短期叙事游戏。"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太难了。2020年DeFi之夏时,大家都在疯狂追捧流动性挖矿,而现在这几乎成了反面教材。但Kain他们当时就抓住了这股热潮,硬是在Discord里泡着,把TVL挂在嘴边,最后成功吸引了DegenSpartan这样的行业大佬。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理解这种做法。但现在看着Synthetix稳居FDV前100,不得不承认这种"笨办法"确实管用。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还要照搬流动性挖矿,而是要学会顺势而为,做当下社区最关心的事情。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笨功夫"
在加密世界里,我看到太多创业者用"笨办法"创造了奇迹:
0x团队当年为了让做市商入驻,居然自己搭建了一套做市系统。这就像开餐厅没人来,老板自己先当顾客一样疯狂。但正是这种"以身试法",让他们真正理解了做市商的痛点。
Ribbon创始人Julian更绝,他发现期权圈就那么20来个活跃分子,于是挨个私聊,硬是把整个圈子都变成了自己的种子用户。这让我想起早年在硅谷创业时,投资人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你的产品连100个人都说服不了,就别想着说服100万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Mux的技术创始人Jie,这个996都嫌轻松的硬核程序员,居然每天晚上11点还在Telegram群里回复用户消息。说实话,在我见过的技术创始人里,能做到这点的真没几个。
中国创业者的"土办法"智慧
说到接地气的做法,不得不提Dodo创始人Dai Dai的故事。2018年熊市期间,她在工作之余创办了"DeFi实验室"博客,还建了个叫"DeFi改变世界"的微信群。那时候整个中国DeFi圈也就百来人,她愣是把这群人都变成了Dodo的第一批用户。
这让我想起2014年在北京中关村创业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也是这样,一个个微信群聊、一场场线下聚会慢慢积累用户。现在看来很"原始",但正是这些"笨功夫"让我们在寒冬中活了下来。
B2B创业者的"笨功夫"哲学
B2B领域的故事同样精彩。Liquifi创始人Robin他们的做法简直让我哭笑不得——居然会帮客户检查excel表格里的代币锁定时间表。这种"老妈子式"的服务,却让他们赢得了大量信任。
Clique创始人Jaden的故事更传奇。为了见Lens团队一面,他专门从纽约飞到旧金山,在会场外等到活动结束。这种执着让我想起早年为了见投资人,曾经在对方办公楼大堂等了8个小时的经历。
代币激励的双刃剑
当然,加密世界有自己的超级武器——代币激励。从比特币的早期邮件讨论群,到以太坊的世界巡演,再到现在的积分系统,代币确实提供了传统行业没有的用户获取方式。
但我要提醒创业者们:代币激励更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见过太多项目以为发个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后都成了反面教材。真正成功的项目,都是在做好那些"笨功夫"的基础上,再巧妙运用代币激励。
写在最后
在这个讲究"快速扩张"的时代,"做那些不可扩展的事情"听起来像个悖论。但正是这些看似低效的做法,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商业智慧。就像我常对创业者说的:"在你想着如何服务100万人之前,先想想如何让100个人爱上你。"
加密货币行业还很年轻,机会和陷阱一样多。但有一点永远不会变:真正理解用户、愿意为用户付出"笨功夫"的创业者,终究会收获属于他们的成功。
(责任编辑:探索)
-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最近总有人问我:"区块链在国内还能玩吗?"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既好笑又无奈。就像当年互联网刚兴起时,谁能想到淘宝、微信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从Blobspace看区块链的技术进化最近圈子里的技术咖们都在讨论一个叫Blobspace的新概念。说起来挺有意思,这就像从"整块卖地皮"变成了"按需租车位"。以太坊要开始卖"数据块"了,这些临时数据包让交易处理变得像... ...[详细]
-
SHIB的涅槃之路:从疯狂到理性,1800%的增长潜力何时兑现?
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当时一只"柴犬"在加密世界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作为一个见证了整个过程的行业观察者,我至今仍记得SHIB那个令人窒息的43,800,000%涨幅。没错,就是4千3百万个百分点!这简直就像是在拉斯维加斯赌场里中了头彩。想想看,当时要是用一顿快餐的钱(3美元)投资SHIB,几个月后就能买下一栋别墅。这种暴富神话让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连我那个从不炒股的邻居都在问我怎... ...[详细]
-
要说香港金融市场最近的热门话题,南方东英推出的亚洲首个比特币期货ETF绝对榜上有名。作为亲历者,我有幸与南方东英量化投资总监王毅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听他讲述了这个创新产品背后的故事。从零到一的突破之路"其实我们早就盯着这块蛋糕了,"王毅笑着回忆道,"就像猎人在等待最佳时机。"早在港府去年十月发布虚拟资产发展宣言前,他们的团队就已经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市场研究和产品筹备。"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讨论托... ...[详细]
-
各位投资路上的伙伴们好!我是币胜团的币天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真实的交易心得。说起来,最近的行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但幸运的是我们又一次精准把握住了节奏。昨日战报:顶底通吃的完美操作记得昨天早上喝咖啡时盯着盘面,就感觉36000这个位置暂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果然,行情最高就摸到35500就开始掉头向下,这个预判准得连我自己都有点小骄傲。那些在35500跟着做空的朋友,看着行情一路滑到34300,... ...[详细]
-
Solana生态中的RWA革命:传统金融与DeFi的美丽邂逅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创新的研究者,我最近被Solana上蓬勃发展的RWA生态深深吸引。记得几年前,人们还在争论TradFi和DeFi谁将取代谁,就像在讨论陆地和海洋哪个更重要一样可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令人振奋的融合——就像河流最终汇入大海,传统金融正以一种优雅的方式拥抱区块链技术。RWA:金融世界的"披萨分割术"我第一次接触RWA概念时,脑海里浮现的是小时候分披萨的场景。传统金融就像一整个披... ...[详细]
-
清晨一杯咖啡的时间,让我们来看看昨夜今晨区块链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不得不说,这个行业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与惊吓。比特币ETF的双刃剑效应BitMEX前CEO Arthur Hayes的一番话让人深思。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比特币ETF就像把野生的老虎关进了动物园笼子。表面上看,贝莱德这类大机构的入场能让比特币更"体面"地进入主流金融体系,但代价是什么呢?我完全理解Hayes的担忧——当比特币被机构... ...[详细]
-
还记得小时候走进玩具店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吗?如今的玩具反斗城正在给新一代消费者带来同样的兴奋体验,只不过这次玩出了全新花样。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零售行业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他们这次的转型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当玩具遇上时尚这次玩具反斗城和波普艺术家Craig & Karl的合作简直妙不可言。走进他们改造后的门店,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时尚杂志的拍摄现场。那些大胆的几何图案和充满活力的色彩,把传统的玩具货... ...[详细]
-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一个重磅消息让整个行业沸腾了。万向区块链与HashKey Group这两大行业巨头携手宣布,第二届香港Web3嘉年华定档2024年4月6日至9日。作为亲身参与过去年首届盛会的我,至今还记得会展中心那人头攒动的场景。去年那场嘉年华简直刷新了我们对行业盛会的认知。短短四天时间里,近200场周边活动轮番上演,5万多名参会者把会展中心挤得水泄不通。300多位来自全球的重量级演... ...[详细]
-
伙计们,今天可不是普通的周四!加密市场即将迎来一场价值8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到期大戏。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大额期权到期,我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毕竟,这可是相当于50多个小目标人民币的合约啊!最近的市场行情就像在坐过山车,特别是现在美联储又要开会了,搞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看跌期权比看涨期权多了不少。比特币的Put/Call比率正好是1,以太坊则是0.94。这说... ...[详细]
-
11月3日这天,加密圈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WAXP代币正式在HotsCoin平台亮相。作为一个长期关注NFT领域的老玩家,我不禁要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自称"NFT之王"的项目。WAXP亮相HotsCoin:数据面面观打开HotsCoin的交易页面,WAXP的数据赫然在目:流通量33.7亿枚,总供应量40.7亿枚,当前市值约2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专注于NFT生态的区块链平台。说实话,这个流通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