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趋势 >>正文

而涨那骂疯了当市底时得的币最狠种反场情绪触些被

趋势8478人已围观

简介说实话,在这个圈子混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加密市场的逻辑简直像玄学。你说它像股市吧,那些基本面分析在这里经常失灵;你说它完全没规律吧,每隔几年又会上演类似的剧本。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被骂得最惨的项目,反而成了这轮反弹的领跑者。加密市场的"叛逆期"现象记得去年参加线下活动时,只要提到Solana(SOL),台下就一片嘘声。有位穿ETH文化衫的老哥甚至直接站起来说"这破链迟早要完"。但现实就... ...

当市场情绪触底时:那些被"骂"得最狠的币种反而涨疯了

说实话,在这个圈子混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加密市场的逻辑简直像玄学。你说它像股市吧,那些基本面分析在这里经常失灵;你说它完全没规律吧,每隔几年又会上演类似的剧本。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被骂得最惨的项目,反而成了这轮反弹的领跑者。

加密市场的"叛逆期"现象

记得去年参加线下活动时,只要提到Solana(SOL),台下就一片嘘声。有位穿ETH文化衫的老哥甚至直接站起来说"这破链迟早要完"。但现实就是这么讽刺,这个被称为"以太坊杀手"的项目,今年已经悄悄涨了400%+。我认识的一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从年初就开始逢低买入SOL,当时还被同行嘲笑是"接盘侠"。

更戏剧性的是FTX的FTT代币。记得去年11月FTX爆雷那天,几乎所有加密群都在发"RIP FTT"的表情包。谁能想到这个本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代币,上个月居然来了个单日翻倍。这就像看到一家倒闭餐厅的储值卡突然变得比现金还值钱,魔幻得让人怀疑人生。

情绪指标的"反指"魔力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某个币种的社交媒体情绪跌到谷底时,往往就是买入信号。拿Terra的LUNC来说,这个被戏称为"归零币"的项目,上周突然单日暴涨40%。我采访过几个抄底成功的交易员,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策略——当推特上出现"史上最烂币"这类标签时,就是建仓时机。

但别急着照搬这个规律。通过分析The Tie的数据发现,前100代币中约2/3年初时情绪负面,但只有1/4跑赢了比特币。像ApeCoin这样负面情绪持续的币种,今年反而跌了60%。这就好比在垃圾堆里淘金,你可能找到被错杀的宝贝,但更可能踩到真正的垃圾。

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征

现在的市场让我想起2019年那会儿。当时比特币刚从3000美元反弹,很多人还在骂"骗局""泡沫",结果错过了后续的十倍行情。现在的分歧在于:这次反弹到底是熊市中的死猫跳,还是新牛市的起点?

从历史规律看,当最令人讨厌的资产开始领涨,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正在从极端悲观中修复。就像我常对新手说的:当最后一个唱空的大V开始翻多,可能就该警惕了;但当所有人都觉得某个币"肯定没救"的时候,反而要打起精神。

当然,投资不能光靠情绪指标。就像我那个做矿场的朋友说的:"与其研究推特情绪,不如看看链上数据。"但不可否认,在这个由叙事驱动的市场里,理解群体心理有时候比研究白皮书更有用。毕竟在这个舞台上,往往是最不受待见的演员,最后谢幕时收获的掌声最热烈。

Tags:

相关文章

  • Friend.Tech:社交金融新贵还是又一场加密泡沫?

    趋势

    去年8月10日,一个名为Friend.Tech(简称FT)的社交金融项目在加密圈掀起了一场风暴。说实话,作为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业内人士,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疯狂的增长曲线了。这个建立在Base链上的SocialFi平台,前身是Arbitrum上的Stealcam项目,在短短12天内就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数据:10万用户蜂拥而入,6千多万美元资金流入,百万笔交易量。那段时间,我的Twitter时间线几乎... ...

    趋势

    阅读更多
  • 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的狂欢盛宴:第四届产业生态大会在京引爆热潮

    趋势

    11月的北京寒意渐浓,但在元宇宙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的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场由朝阳区政府携手元宇宙与人工智能三十人论坛共同打造的年度盛会,已经来到了第四个年头。作为行业内的"老司机",我不禁感慨:今年的场面比往年都要火爆!科技赋能社会:这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的发言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得对极了——元宇宙和AI早就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概念了。我亲眼见过社区里的... ...

    趋势

    阅读更多
  • 以太坊开发者最新会议纪实:技术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双重考量

    趋势

    每周二的Zoom会议室里,总会上演着一场特殊的"头脑风暴"——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们又聚在一起讨论那些可能改变区块链未来的议题。作为长期关注以太坊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11月16日的第122次ACDC会议确实带来了不少值得玩味的讨论。Deneb升级: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最后一公里看着各个客户端团队报告进度,让我想起了软件开发中那句老话:"最后10%的工作量往往占用了90%的时间。"Lighthous... ...

    趋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