腑之的肺韭菜钱包一言位老选择
说到交易所Web3钱包这个话题,我得先老实交代,自己并不是什么专家。就像大多数老韭菜一样,我最常用的就是小狐狸钱包,而且固执地只用网页版。这种使用习惯可能显得有点落伍,但确实让我避开了不少麻烦。 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牛市,看到朋友用某交易所钱包操作特别方便,我也曾动心过。但后来听说那个钱包不是开源的,吓得我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币圈混久了就会明白,便利性在安全面前简直一文不值。一个钱包如果不开源,就像去饭店吃饭却不让看后厨一样让人心里发毛。 现在市面上的钱包五花八门,但在我看来,评判标准特别简单:首先必须是开源的,其次要经过熊市的考验。像小狐狸这样的钱包,从2016年活到现在,经历了多少轮牛熊转换,这种"老兵"用起来才踏实。至于是不是交易所出的钱包,反倒不重要。 说到便利性这个话题,我可有太多话要说了。还记得Uniswap刚出来那会儿吗?那个反人类的界面,连个像样的价格图表都没有,操作起来简直要命。但就是这种"难用"把90%的人都挡在了门外,结果呢?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咬牙坚持用下来的,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我现在特别警惕那些"用户体验极佳"的产品。在区块链世界,太方便往往意味着中心化的妥协。就像当年DeFi夏天,那些用起来顺滑无比的"理财平台",最后不都成了跑路重灾区? 最近总有人问我以太坊升级后L2会不会凉。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去年上海升级前的恐慌。其实稍微了解技术原理就知道,以太坊主网的gas费就像北京二环的房价,再怎么调控也降不到县城水平。L2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郊区"的居住体验。 说到L2生态,最近BASE的表现确实亮眼。Coinbase这招很高明,就像互联网巨头做小程序一样,把流量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要说发币这事,我觉得大家还是别太当真。当年Arbitrum说不发币的时候,多少人信誓旦旦地说"肯定发",结果呢? 至于zk系L2,技术确实牛逼,但市场表现总让人唏嘘。这就像当年的Betamax和VHS之争,技术更好的反而输了。现在看zk系项目,总让我想起那些坚持做"精致小众"的创业者,情怀可嘉,但钱包难受啊。 最后给新手一个忠告:别被各种概念忽悠了。在这个行业,活得久比赚得快重要得多。选钱包是这样,投资更是这样。毕竟我们来到区块链世界,不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资产主权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财富密码
关于L2的一些思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从媒体创业老兵到IP革新者:一个关于故事产业的深度思考
- 与Superscrypt合伙人Jacob Ko对话:RWA热潮下,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
- 比特币减半魔咒再现?历史会否重演?
- 华尔街大佬重磅发声:比特币为何能成为通胀防火墙?
- 18亿灰飞烟灭!币圈过山车行情背后的博弈
- BlackRock打响域名保卫战:44个李鬼网站被盯上
- 比特币ETF的终极之战:SEC的拖延战术还能玩多久?
- 比特币站在十字路口:28,500美元关卡能否成为新起点?
-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 Lido真会成为以太坊的阿喀琉斯之踵吗?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 2023年狗狗币或将迎来意想不到的逆袭
- FTX前高管法庭爆料:80亿窟窿背后藏着多少谎言?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BNT暴涨背后的秘密:这枚加密货币为何突然发力?
- RWA不是泡沫,而是金融创新的必然方向
- V神再次抛售ETH:是套现离场还是另有隐情?
- 以太坊止盈实战复盘:一个老交易员的交易笔记
- 区块链周报:币安资产保全承诺引热议,闪电网络爆发式增长
- Web3.0:新时代的国际协作网络该如何破局?
- FTX前高管法庭爆料:80亿窟窿背后藏着多少谎言?
- 搜索
-